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定向降准今起实施:为股份制银行"减负" 利好股市债市

来源: 经济日报  2020-03-16 14:09:05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3月16日起,央行推出的定向降准措施正式实施,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在业内专家看来,5500亿元资金投放更为精准,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关照”有助降低风险,激发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力。

      此次定向降准的措施中,包括将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对于存贷比明显偏高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意味着在加大信贷投放过程中,此类银行会面临更大的可贷资金来源约束。

      同时,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这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将进一步支撑A股市场走强,利好银行、地产、券商等板块。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此次降准时点选择在海外股市暴跌之后,可以起到稳定市场情绪的作用,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预期。另有专家称,本次定向降准也利好债市,通过降准释放充足的流动性,将带来整体市场利率的下行。

      央行公告称,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走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降息或已在路上。

      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

      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定向降准兼顾主动推动和事后激励,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下一步,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据金融时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定向降准可以为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复工复产,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环境,强化对这类企业的支持,对未来进一步稳增长、稳就业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博士后李义举表示,疫情发生后,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发放专项再贷款以及降低MLF利率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全方面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然而,此次疫情对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微企业造成的冲击更大,其复工复产以及企业融资还存在诸多困难。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同样表示,定向降准毋庸置疑会给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帮助其平稳渡过疫情冲击带来了“雪中送炭”的效果。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定向降准能够提升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有助于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为股份制银行“减负”

      经济日报报道称,鲁政委认为,本次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加大降准力度很精准。这是因为股份制银行来自企业和居民的负债仅占全部中资银行负债的19%,低于大型银行的54%与小型银行的27%,但股份制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贷款中的占比却高达25%。

      这意味着,股份制银行在吸收存款占比较低的情况下,给实体企业提供了较多的金融支持。鲁政委表示,由于吸储压力较大,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满足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压力也更大。

      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为3.3%,显著高于国有行的2.7%。因此,对股份制银行额外加大降准力度,是加强支持实体经济有针对性的政策操作。

      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包括小微企业临时性延迟还本付息等。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成本也随之增加。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除了能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

      唐建伟表示,负债来源不同、成本不一样,不同银行的息差水平差异很大。对2019年3季度可查财报的239家银行净息差分类统计显示,银行业整体加权净息差为2.21%,但是净息差在1.27%以下的银行有25家,其中6家银行净息差在0.65%以下。

      银行财报数据显示,国有大型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更高,承受风险能力也更强;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在吸收存款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负债成本相对更高,并且相当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大量对接中小企业、“三农”。这不利于股份行提升对中小微民企低利率信贷支持的力度,加大对其降准力度,也是进一步释放其对于实体企业的信贷投放空间。

      唐建伟建议,银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长期存在,监管弹性应进一步增强,部分监管指标可以体现出针对性和差异化。

      利好股市债市

      近期,海外疫情扩散带来一定负面冲击,海外金融市场动荡,美股一周内出现两次熔断,全球约十余个国家股市也遭遇熔断,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大跌。

      据中新经纬,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央行降准正当其时,在当前外围市场连续暴跌,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之下,央行降准无疑是“及时雨”,将进一步支撑A股市场走强,利好银行、地产、券商等板块。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同样认为,本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一方面,及时稳定投资者信心,避免市场非理性情绪的蔓延与放大;另一方面,释放流动性,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

      不过,董希淼强调,由于这次降准在预料之内,预期兑现后,实际作用如何还有待观察。

      在投资策略上,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称,海外央行的宽松在短期内可能会使风险资产反弹,对债券市场构成扰动,但只要疫情扩散仍在持续,宽松便无法使总需求出现明显的好转,全球衰退的风险将继续加大,而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和政策空间相对更为充足的中国经济将开始逐渐修复,人民币资产相对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债市方面,范若滢指出,本次定向降准也利好债市,通过降准释放充足的流动性,将带来整体市场利率的下行。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中国债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李奇霖看来,在短期内,债券可能会有一定调整压力。“货币宽松的预期已经比较充分,短期可能会由于对国内复工加快经济修复的担忧,以及宽松靴子落地带来的利好出尽影响,会有一定的调整压力。”

      但他进一步指出,中期来看,国内在既要防控隐性债务,又不能放松地产调控的多目标环境下,总需求能否达到市场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利率在调整后依然具有较高的交易价值。

      有利于楼市平稳运行

      据中国经济时报,我国楼市或将迎来降准带来的间接利好,但由于降准的目标不是楼市,而是实体经济,或不会对市场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却会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楼市的平稳运行。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历史上降准都利好房地产市场,能够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购房者也能获得相对平稳的信贷。特别是近期的降准发生在疫情期间,对于购房者来说,一方面优惠利率会越来越多,部分银行或将出台针对首套房认定标准的调整措施。但必须注意到降准并不是为了救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相关部门一再重申,“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降准释放的资金将被严控进入房地产领域已成为业内共识。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分析说,3月3日,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导向,并明确降准是要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因此,在当前居民和房地产企业依然存在高杠杆风险的情况下,资金难以流入房地产市场,不会对市场形成刺激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降准带来的量化宽松,依然会对楼市产生间接的利好影响。一方面,降准继续加大降息空间,降准后2020年的LPR将有继续下调空间;另一方面,降准将有利于缓解开发商普遍面临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市场的平稳运行。

      张大伟认为,降准有利于部分房地产企业融资,特别是大型房地产企业,但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约束房地产企业加杠杆,对于中小企业影响相对较小。而在疫情后,楼市下调难免,但降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降幅放缓,稳定市场信心。

      许小乐对此持类似观点,他认为,降准会带来更多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降,使得后期市场利率出现一些下降的空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大企业更容易享受到降准的利好。而对于购房者,在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下,购房者贷款成本也将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张大伟分析说,降准后经济活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升温,对于人口密集、已经进入调整期的一二线城市来说,资金面将有所好转,再加上巨大的刚需人口,有望止跌,但对于人口平稳或者外迁区域来说,楼市依然很难走出低迷。

      “降息”时点已经到来

      上海证券报报道称,当前,各国央行纷纷降息或加大量化宽松力度,且美国再次降息较为确定。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降息”空间已然打开。

      除降准之外,考虑到对冲疫情影响的需求和中美利差空间,市场分析人士均表示,比较合适的“降息”时点已经到来。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3月16日有可能进行MLF利率下调,全年或还将有两次全面降准的机会。稳定市场是央行目前货币政策的重要诉求,MLF利率在本周降低10个基点的可能将增大。由此,一年期LPR报价或降低10个基点,五年期降低5个基点。为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顺利度过疫情冲击,总体上货币政策将保持更加合理充裕,今年或还仍将有两次全面降准的机会。

      在本次降准之前,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曾明确提示了“双降”的逻辑:短期国内经济已然出现了弱需求和紧信用的特征,伴随全球疫情愈演愈烈,以及全球降息大幕的拉开,国内货币宽松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因此,在全球央行集体降息、美联储3月18日预计继续降息的背景下,本周也是中国央行“降息”的窗口。

      按照2019年11月以来的操作惯例,预计在本月的LPR报价之前,央行将可能在3月16日新作一笔MLF,这将成为观察中国央行“降息”的重要时点。

      明明表示,既然LPR报价已经与MLF利率挂钩,那么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就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实现降成本最为顺畅的路径。同时考虑到对冲疫情的需求和中美利差的空间,比较合适的‘降息’时点已经到来。

      他表示,由于3月16日将有一次定期的MLF操作,预计MLF利率大概率下调5-10个基点,以引导本月20日的LPR报价继续下行,释放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信号,向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目标更进一步。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央行定向降准今起实施 同日MLF调降20个基点

      2020年04月15日10时40分
    • 中小银行发力服务实体经济 将再获定向降准

      2020年05月06日11时25分
    • 定向降准落地实施,5500亿元长期资金将投向哪里?

      2020年03月17日09时39分
    • 人民银行今日再度定向降准!到位资金2000亿

      2020年05月15日10时29分
    • 央行今日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并叠加MLF操作

      2019年11月15日10时54分
    • 证金公司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80BP

      2019年08月08日10时59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